9月18日,一年一度的民间民俗岭头节在佛子镇大芦村拉开帷幕,全市各县区跳岭头代表队、大芦村岭头节师公班等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表演,同时,烟墩大鼓、旧州龙狮等特色表演也亲情加盟,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依托民间信仰 弘扬和谐乡风
“跳岭头”是钦州各县区至今还保存的一种古老的地方习俗,它以民间信仰为依托,结合民间歌舞、戏剧等文化,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亲戚朋友欢聚一堂,以舞蹈形式来进行祭祀,祈求庄稼丰收、辟邪除瘟。
“以前听老人说,将近500年了吧,每年中秋前后,大家都会聚一聚,看看表演,聊聊家常。现在,跳岭头已经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活动,今晚我们还准备去隔壁村老李家呢!”已是古稀之年的退休教师劳永进,说起岭头节,也是高兴地合不拢嘴。
结合非遗项目 传承历史文化
2014年,“钦州跳岭头”习俗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它承载和记录了北部湾地区的民俗风情,揭示了当地群众从古至今的生产生活及心理状态,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大大增强了当地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促进本土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奠基作用。
“岭头活动吸纳和展示了丰富的民间歌舞和戏剧文化,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对我们当地包括整个北部湾地区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挖掘岭头文化的深刻内涵,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使之成为推介我市的一张亮丽名片。”钦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林恒说道。
特色民风民俗 拓宽发展平台
“镪咚镪、咚镪咚镪、咚咚隆咚镪……”循着欢天喜地的锣鼓声走去,只见几个头戴面具、身穿古装戏服、手持刀棍之人跃上舞台,台下立时一片拍手叫好,红脸舞者振臂一会,唱将开来……
据明嘉靖版《钦州志》卷一《风俗》中记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因此,“跳岭头”是一种以戴面具驱鬼除瘟的形式出现在村落之间的集体祭祀活动,它融合了民间歌舞、节日习俗、信仰习俗等本土文化,从最初的宗教酬神祭仪逐渐演变到今天富有娱乐性的地域文化活动。“跳岭头的文化是百年来群众生产生活的缩影,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平台。”钦州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陆燕看着舞台上精彩绝伦的表演,欣喜地说道。
“跳岭头”文化活动在钦州各县区源远流长,群众基础深厚,既凝聚着当地群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更承载着其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传承信俗非遗文化,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民间民俗跳岭头文化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宝贵资源。(李平)
跳岭头表演
烟墩大鼓表演
旧州舞狮表演
|